top of page

熊野大社|對麻糬很多意見的龜太夫

作家相片: Sho ChangSho Chang

自古所有權力領袖不少都以教領政,地方最高宗教領袖選擇在何處落腳,哪個地方就比較容易發展起來,島根熊野大社便是因循此種原理,成為古代最初的「出雲國一之宮」。


「一之宮」尊號代表該神社背後影響力,除了物理領地大小、資源多寡,也有信眾踴躍程度,當然也有朝廷重視度。


根據西元八六七年的官方紀錄,朝廷給熊野大社的封位是「正二位勳七等」,出雲大社是「正二位勳八等」。然而隨出雲國造(出雲國最高領袖)從熊野大社周邊移居到杵築(出雲大社周邊)一帶,間接帶走這份發展動力。國造移居到杵築之後,出雲政教中心的地位就換了。熊野大社雖逐漸式微,但在出雲信仰中的份量仍然挺重要的。


國造的子孫在近代曾擔任熊野大社宮司,國造接任者亦或是神在月舉行祭典時,兩邊的往來也十分密切,甚至可略微觀察到熊野大社身為一之宮「前輩」的影子。畢竟在日本各地,像出雲國這樣「一之宮會交棒」的狀況不多。


這就接到本文的主角「鑽火祭」中的「龜太夫神事」。


出雲大社絕不缺席的鑽火祭

鑽火祭是熊野大社身為「日本火初出之社」(日本首個鑽出火的神社)最具特色的祭典。他們現在仍然保留一種神具:燧杵與燧臼。燧杵與燧臼平日存放在鑽火殿,熊野大社的鑽火殿是日本神社中極少見的存在。


鑽火祭是在十月十五,這時出雲大社的宮司會來到熊野大社,借出雲大社辦「古傳新嘗祭」要用到的燧杵與燧臼。「古傳新嘗祭」中,出雲國造要和祖神天穗日命共食一份食物,這份食物必須由神聖之火「淨火」烹煮,這火就必須是熊野大社鑽火神具鑽出的火。

為了這套重要道具,一早出雲大社宮司就會帶領一排神職,扛著一個長約一公尺、裝著巨大麻糬(神餅)的箱子,往熊野大社前進。


囉唆的龜太夫

出雲國造先淨化自己、向熊野大社的神靈奏上祝詞。接著隨行神職會將箱子裡的麻糬拿出來給龜太夫看。龜太夫的職等與出雲國造完全不能相提並論,龜太夫是低階神職而出雲國造則是出雲地方宗教最高統治者,但唯有這個時候,龜太夫會在出雲國造的面前挑惕他們帶來的麻糬形狀不好、顏色不對、個頭不夠大...等等,此時出雲國造只能在旁聽著他叨念半天。


叨念完後龜太夫還是會收下麻糬,再把鑽火神具取來交給出雲國造。

領完神具後,出雲國造會到熊野大神的神前獻舞,才算「龜太夫神事」大功告成。


火=靈

古代人相信許多東西都有靈力。稻穀有穀靈,火也是。

出雲國造家族自古就須用熊野大社鑽火神具取得的聖火潔淨身心,才能好好侍奉神靈。過往出雲國造一生只能吃用「聖火」烹煮的食物,而就算是同住家人也不能食用聖火做的料理。現代則是前任國造過世、新國造上任時,當新任國造吃下用聖火條理的食物那一刻起,他才成為真正的出雲國造。

食用以聖火調理的食物,等同吃下神聖靈力。有繼承的意義在。

這一點跟我們的「香火」觀有些相似,有句話叫做「薪火相傳」,用來形容代代交接、文化精神傳承綿延不盡,拿來形容熊野大社的以「火」來傳承的儀式十分合適。

Yorumlar


© 2024 by Sho Chang. Created by WixTW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