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去中心化」這個熱門詞彙,我最初是以觀察科技產品的角度來看待,不過最近接二連三讀到文章,提到群體意識如何凝結成某些理論或促成時局更迭,我便驚覺不只科技業,整個社會早已身處在「去中心化」的意識中。不論Z或 MZ世代,甚至是我這樣的七年級生,不再對依附某些指標性的「中心團體」有嚮往,而趨於自己探索新大陸或人際圈。我將這種意識形態的「去中心化」,名為「去主流化」。
今天就來聊聊我的觀察。
「去主流化」的職涯價值觀
人民用自己的生活形塑主流價值觀,然後再累積足夠的經驗質疑它。
我已是剛出社會所認識的同期朋友,中唯一留在企業體系中的人。其他人要不創業、要不自由接案、甚或轉行開咖啡廳或當廚師。我父母自己也創業,體會過淡季時要勒緊褲帶養小孩的日子,所以他們期待小孩成為上班族或教師公職,過著不必被錢追著跑的人生。「安穩」或「體面」是近幾十年來普遍對於「職涯成功」的想像。
而我終究是沒有成為公職,家姐秉持教育的熱情成為教師十數年後,最後自請離開。不論我或家姐,都對主流的「聰明選擇」有所疑問。這幾年來,我也一直在想:「一定要跟隨主流價值觀生活嗎?」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為什麼會有一種明明沒人規定我們要這麼做,但我們就自發「從眾」的驅使感呢?若從投資的角度來看,若主流媒體都在推薦某個理財商品,投資人反而應該思考背後的原因。大部分人看見一件事都會盤算「獲得」的價值,但不常意識到背後要承受的風險。或是因為倖存偏誤心理,覺得自己和那些鍛羽者「不一樣」。
主流價值觀並不會成為什麼美好結局的保證。卻會讓我們比較甘願安於現況。認為反正也沒有什麼更好的選項。於是我們成為工廠生產鏈的一環,甚至放棄尋找第三選項的可能。
近年越來越多反例出來。常見媒體的專訪對象從大企業經理人擴及到一堆擁有特別人生故事的「反例」們。他們原本走在主流價值吹捧的職涯航道上,但在疾病或意外的打擊下跳脫了主流選項,選擇轉行實現自我。或許沒有更有錢,但卻更快樂。相信媒體原本選擇這些題材是因為他們的故事更有話題,但這些故事卻默默地提示我們,一切都有代價,以及每個人都有第三選擇。
當「為他人打工」的榮譽感或精神滿足度開始動搖。自媒體興起更創造不少前所未見的商業模式,縱然一年一兩百萬的收入對大企業來說只是小錢,但對受薪階級來說早已足夠。人們要謀生的選擇比士農工商多太多。勞動人力短缺不只因為少子化,更是因為變現管道眾多帶來了「職涯選擇去中心化」。
既然為別人打工或自己創業都不一定能享有安穩富足的生活,那何不為自己拼一把?至少還能擁有自由。畢竟自由無價,不是嗎?
「去主流化」的消費選擇價值觀
忘記從哪裡看到一句話,我們每一次的消費都是在形塑我們想要的世界。這不僅僅只是一種號召,更是已抬頭的消費者意識。
隨著永續觀念普及,也因爲市場早已供過於求,消費者將購物形塑成打造個人認同的工具,而不只是生活需要。我們喜歡能代表自己價值觀與風格的產品,不一定是最好的產品,既然如此,那麼大品牌就未必能時時討得了好。
記得小時候因為家裡做生意的關係,父親選擇電子產品必定是國貨大同或日系大廠如日立。可隨著這些品牌凋零,他們也漸漸改觀成「什麼品牌都可以試試」。小品牌也有出頭機會,我們更愛本土的、永續的、有想法的人事物,不論這個品牌是否走在主流價值,是否講著主流價值認證的言語。
行銷方式也在改變,說到底行銷分眾化就是去中心化、去統一化,我們認同不同群體該用不同訊息溝通,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品牌說,太一般的廣告手法已經不適合極度分眾的世界,顧客太精了,對廣告早已麻木。很少有一個「群體」就可以代表整體消費者;有辦法提煉出能感動多數人的訊息專家很稀有,或許所有廣告與行銷專家們,都要開始勇於挑戰傳統框架之外的市場溝通。
在大群體分解後,個體會依照價值觀相似度自動結聚合成小群體。國外有個概念叫做 community manager 社群經理,專門與潛力目標社群互動。community manager 與社群平台小編完全不同,他們不分線上或線下溝通管道,而是深度傾聽回應社群需求,相信這個部分未來只會更加重要。也許我們在螢幕後面想行銷訊息想破頭,都不如直接找到適合的社群下去 road show 一次有說服力呢。
不過一但能取得小群體的認同,不論群體規模大小,他們就會相當忠誠。非主流的團體凝聚力往往強烈到超乎想像。
去主流化意識會更發展,找到適合的選項最重要
以結論來說我個人樂見其成,日文有一句話叫「十人十色」,意指每個人都有不同性格與想法。創造這個詞彙的人早就預示了細緻分眾化的未來。
幾百年來,依循主流曾帶給人們安穩感,如今人們也認知到他的不足。萬物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相信去主流化的生活價值觀還會持續發展,或許除了工作領域,也會繼續摧毀掉掉其他領域的主流價值觀也不一定。不過就算趨勢如此,也不一定要為反而反,如果現行的主流價值觀十分適合自己,那這也是最好的選項。但如果心中總有疑問、怎麼磨都無法合的話,勿忘人生的快樂和痛苦都是自己的,不在於旁人的眼裡嘴裡,你永遠都有選擇。
這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我也還在學習,學習不求找一個完美的答案,而找一個適合自己的答案。至於選擇一個方向後如何應對路途中的顛簸,就是磨鍊軟實力的時候了。
推薦閱讀:第3選擇︰解決人生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
Comments